您所在位置:首页
合工大获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来源:广西文化遗产网      作者:admin      创建时间:2021-10-12 00:17

合工大获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至味伴着烟火气

发布时间: 10-1120:03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作为中部省份为数不多由教育部直属的工科全国重点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近年来的发展一直饱受社会关注。自1945年创立,经过短短十五年发展,合肥工业大学于1960年即成为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其曾短暂直属于教育部管理,后划转至机械工业部,曾是机械工业部排名第三位的老牌工科高校。世纪之交,学校抓住机遇,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避免了被下放地方管理的窘境。


合肥工业大学


2005年,学校滚动进入211工程,并于四年后进入“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进入首批“双一流”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进入“双一流”,掀开了学校发展史上新的一页,标示着学校正式开启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



但在进入“双一流”之际,合肥工业大学也曾饱受质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校进入双一流的学科为管理学,而非学校传统意义上的工科类优势学科,如机械、电气、仪器和计算机等。此外,合工大进入“双一流”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自定,即尚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硬性遴选标准。


合肥工业大学


一时间,合工大是否把建设学科的路径走偏了,成为困扰合工大的一个关键问题。



由弱到强,由小而大,合工大管理学的二十年



作为曾经的机械工业部直属高校,合肥工业大学由矿业学院起家,发展成为今天的多科性工科高校。在这样一所工科主导的高校中,管理学科一直以来都不在学校的舞台中央。直到杨善林的加盟,这所在合工大本为“鸡肋”的学科才开始迎来大发展。合工大管理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团结,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便将合工大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管理学科,并成功跻身国家“双一流”。


杨善林教授


杨善林教授出生于1948年,是安徽怀宁人,他青年时期做过农民,做过工人,吃过苦的经历给他未来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亿万学子的命运被改写,时年30岁的杨善林以优异成绩考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就读,这也为他未来将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相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5年,时年37岁的杨善林于合工大硕士毕业,并留校工作。自感人生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的杨善林工作起来就忘记了时间,在合工大校内博得了一个“拼命三郎”的美誉。1994年,还是副教授的杨善林被校方看中,任命其担任管理学院院长,而在此之前,他从未担任过任何领导职务。为了将管理学院发展好,他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头抓学院管理,抓学院文化建设,学院逐渐形成了“我们拥有共同的事业”的学院文化。“上下同欲者胜”,管理学院迎来了蓬勃的发展生机。在担任两年院长之后,杨善林出任合工大副校长,并继续兼任管理学院院长。


杨善林院士


除了带领合工大管理学科大发展之外,在科研方面,杨善林一直处在一线,是他亲手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管理学科科研生力军。1992年,为了给某公司建设企业管理局域网,他骑着自行车在合工大校园内“招兵买马”,一支跨学科的科研队伍由此建立。经过3年科研攻关,杨善林带领团队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企业管理局域网,标志着中国企业开始进入网络信息管理时代,这项成果拿下了1996年的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但杨善林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积极参与我国多个领域的信息管理工作,一批成果应用在“大国重器”之上。他本人也于2013年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合工大第一个自己培养的全职院士。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与杨善林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和他昔日的学生们也都在合工大获得了很好的发展,10余人成长为国家领军人才,获得国家重点和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合肥工业大学校园


管理科学“坐二望一”,仅次于清华?



2017年,由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重磅出炉。全国共有187所高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参与了评估,其中共有133 所高校上榜。合工大表现不俗,在187所高校中并列全国第4位,获评A级,列在全国前5%。而在所有获评A-及以上的高校中,只有合工大和南航是非985高校,只有合工大取得了A级。



但由于第四轮学科评估统计的数据为2012年至2016年,那么合工大管理学近五年来的建设又是否更进一步了呢?由于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暂时未出炉,而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榜则是参考教育部评估体系所建立的,因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2020年软科中国学科排名中,合工大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以878分的成绩位列第二,仅次于清华大学,超过了西安交通大学等一众名校。


清华大学


此外,合工大管理科学与工程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累累硕果。在管理科学领域,合工大虽然未必达到“坐二望一”的水平,但已经成为业内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



有望获批国家科学中心,校长梁樑接过学科带头人大旗?



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来合肥工业大学现场考察“智能互联系统的系统工程理论及应用”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合工大顺利通过考察答辩,项目获批近乎板上钉钉。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定位最高的项目,项目经费超过5000万,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项目。



而领衔此次项目并非是杨善林院士,而是合工大校长梁樑教授。梁樑教授本科和硕士皆毕业于合工大,是合工大培养的杰出校友。博士毕业后,他加入合工大同城的中科大管理学院工作,以一己之力将中科大管理科学带入国内一流水平(目前中科大国家级人才几乎全部是梁樑教授的弟子)。


合工大校长梁樑教授


2013年,担任中科大管理学院院长的梁樑教授被任命为合工大副校长,并于一年半后顺利转正,出任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尽管梁樑教授是国内管理学领域顶尖的学者,但是在来到合工大以后,其研究工作并没有取得太多的亮点。其也始终未能在合工大建立一支科研团队,而与中科大管理学院的联系也趋弱。



因此,此番梁樑教授领衔,拿下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可以期待这位国家级领军人才对合工大管理学科的带动作用。这或也意味着,在杨善林院士之后,合工大管理学或迎来第二位带头人。



毕竟,1985年来到合工大计算机应用专业读研究生的梁樑同学不会想到,他的硕士生导师杨善林日后会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而他会成为这所学校的校长。